第三百八十八章检举(下)
作品:《官路风流》 朝阳从树间猛地跃起,将光芒洒向了沙州,在这光芒的指引之下,大街小巷充满了忙碌的人群,这是阳光带来的无限生机。
马有财一大早就来到了沙州,他与司机一起在街边吃了一碗杂酱面,马有财当县领导多年,虽然经常吃大饭馆,但是仍然对杂酱面情有独钟,三两杂酱下去,浑身舒坦,比在五星级的美食还要过瘾。
“人的胃口是小时候形成的,胃口一旦形成便永远也不改变,不管以后吃山珍海味还是吃洋餐,最终喜欢的还是小时候习惯的老味道。”马有财用纸巾抹着嘴,随意地与司机交谈着。
司机就笑道:“马书记这话说到我心坎上了,我是从农村出来的,这些年大鱼大肉吃惯了,可是最好吃的还是妈妈做的臭豆腐。”
等到了九点钟,这辆带着通行证的奥迪车开进了市委大院,门口站岗的武警战士看见这个车牌,没有阻拦,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沙州纪委书记济道林一大早就接到了马有财的电话,虽然马有财没有明说是什么事,可是他心里明白,他站在窗口,看着马有财提着皮包进入了大楼,这才慢慢坐了回去,脸色也变得格外严肃。
马有财进门以后,打了招呼,他开门见山地道:“济书记,前些天,检举信是满天飞,我是主动向济书记来说明情况。”
济道林话中有话地道:“你不来,我也准备找你。你能够主动来,这是好事,不管事情调查结果如何。这说明你的态度是好的,对组织是充分信任的。”
马有财从皮包里取出检举信,道:“这是检举信,里面检举了两百万的问题。也不知道济书记收到这封检举信没有,既然县委办都收到了,我想市纪委也应该有。”
“收到了。”
马有财自嘲地笑道:“两百万,按照刑法来对照,这是要掉脑袋的。我必须来向组织说清楚,益杨这几年政通人和,发展进入快车道,我到益杨这许多年,益杨已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不愿意这些扯皮的事情扰乱益杨地正常发展。”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但是领导人在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学课本多次提到地历史观。这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事情,具体到一个镇、一个县、甚至一个市,在现行制度的情况下,领导集团的作用则十分明显。周昌全、济道林等人对此是有深刻了解的,他们两人对涉及党政一把手的事情都很慎重,这才有周昌全的签字以及济道林正在精心组织的暗查。
马有财顺手理了理衬衣领子,道:“这封信所说地内容,我认真思考过,基本属实。两百万的数字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济道林眼睛稍稍眯了眯,看着马有财的神情,与交待问题的常规神情不太相符合,他对此事有些看不明白,道:“如果你这是真实的事情。沙州就要出一件震动省委的大事。你是县委书记,身份不一样。”
马有财脸上一直带着淡淡地自嘲神情。将早已想好的托词说了一遍,再将上交廉政帐户地单子递给了济道林。
济道林与季海洋一样,细细地看过单子以后,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神情就如冰土被第一道太阳晒过一般,他从抽屉里取了一包烟,撕开以后,递了一枝给马有财,道:“马书记,这事做得好,你手里地这张单子就是护身符,如果真是受赌两百万,你政治生命完了,人身自由也没有了,而对于沙州来说就是巨大的政治影响,隐形损失至少需要一个五年计划才能弥补。”
马有财猛吸了一口烟,呛得咳嗽数声,道:“有了这次教训,我觉得应该从制度防止,这两年来,益杨探索了一条公开招投标的新路,凡是政府投资都要进入招标办,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发包,否则就要严肃处理。”
“当然,即使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仍然有漏洞可以钻,只是比起以前那种全靠个人道德自律的局面,已是大大改观了。”
济道林对这项制度很有兴趣,道:“招投标大家都在搞,但是没有成形的制度,益杨走在了前面,等这几天忙空了,我请昌全书记一起下来,你们将政府采购以及公开招投标这件事,详细向昌全书记汇报。”
从济道林办公室出来,马有财走到大院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神清气爽,多日的担忧一扫而空,他暗道:“今天之所以这么顺利,主要是摸到了昌全书记和济道林的态度,看来以后要多和侯卫东接触,领导身边的人确实很有作用。”
侯卫东在祝焱身边当秘书之时,曾经是打击马有财地急先锋,有一段时间,马有财看见侯卫东就来气,后来,祝、马关系缓和以后,侯卫东的模样就顺眼得多,当然,也只是顺眼而已,祝焱离开了茂云,马有财就立刻将期调到了科委,一来出气,二来也是立威。
再后来,侯卫东奇异般地调到了沙州市委办,马有财态度发生了彻底转变,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通过这几次接触,马有财对侯卫东有了新的认识,“侯卫东胸襟开阔,是了不起的人物,将来肯定要成大器。”他此时已将侯卫东看成了身份对等的重要人物,而不再是出道不久地年轻人,也不再是跟着祝焱身后地小秘书。
离开了市委大院,马有财给侯卫东打了电话,道:“侯主任,我是有财,刚才我到了济书记哪里,将情况报告了。”
侯卫东闻弦歌而知雅意,道:“马书记你放心,有什么情况我跟你联系。”昨天看到了廉政帐户的底单,他就知道马有财将会轻易地渡过了这道关口,因为市委书记周昌全本意就不想将此事扩大,扩大以后,对于周昌全、对于沙州没有任何好处。
上午十一点,侯卫东仍然在整理文件,周昌全从隔壁走了过来,道:“小侯,今天省党校要开课,你可以提前走。”
侯卫东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周书记,今天省党校要搞开学仪式,所以请了些领导来,以后都是星期六、星期天才有课,不会耽误工作。”
周昌全笑道:“年轻人肯学习是好事,我大力支持,给你提一个要求,踏踏实实学习,学到新知识,掌握真本领,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地形势。”
侯卫东知道他心情好的原因,又问道:“大周哥是明天回来吧,我明天去接机。”
周昌全兴致颇佳,道:“明天刘姨非得要去接机,就让她去接,我家那小子到美国去了三年,跟着教授搞了一个什么课题,一直没有回来,今年终于要回来,你刘姨昨天晚上就没有睡觉。”
“小周哥今年是否回家?”
周昌全道:“那小子军校毕业两年,一次都没有回家,不知道忙些什么,儿子自有儿子事,我不管他们,你刘姨经常在我面前唠叨,儿子翅膀硬了是好事,女人家成天婆婆妈妈的,呵呵,没有办法。”
侯卫东笑道:“刘姨的心情可以理解,我妈也是这样,平时老是催着回家。”
周昌全和蔼地道:“进孝心不能等待,我记得你是吴海人,吴海也不远,有时间多回家。”
十二点,侯卫东简单吃了午饭,便回到新月楼,开了蓝鸟车,要上高速路的时候,他想起李俊说起的话,心里有些犹豫:“接不接郭兰和李俊?”
“如果他们打电话就不接,不打电话就不接。”侯卫东最后下定了决心。
上了高速路,仍然没有电话打来,侯卫东便将此事放在了一边,专心致志开车。
到了省党校,侯卫东心情很轻松,将车停靠在操场,步行到了教学楼,离开学校已经六年多了,此时重新回到课堂,虽然没有脱产,仍然觉昨很有些亲切。
教室里坐了二十来人,多数是气度不凡的中年人,这些中年人就是一片一片的绿叶,在绿叶中间,衬托着五朵金花,其中,最娇艳的一朵就是沙州市委组织部的郭兰。
侯卫东坐定之后,没有见到了李俊,他暗道:“肯定是李俊有事不能来参加今天的开学典礼,郭兰面子薄,自然不会打电话。”
在心里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坐向了郭兰,道:“郭兰,你什么时候到的?”郭兰道:“上午就到了,粟部长要到部里来办事,我跟着粟部长过来的。”
聊了两句,侯卫东就顺势坐在了郭兰身后的空位上。
开学典礼很简单,回到了课堂上,大家基本上坐在了原位,侯卫东拿着教材,随手翻了翻,他是沙州学院法学系毕业,如今虽然是研究生班,但是课程他觉得很熟悉,没有多少难度。
郭兰学习很认真,一直认真的做着笔记。
侯卫东的眼光经常停留在郭兰的背影上,郭兰以前一直是短发,很短的短发,如今头发长了些,变成了女生常见的齐耳短发,发梢整齐,已经到了肩上。
侯卫东有些开小差,“郭兰如果留一头长发,肯定比短发多了一些女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