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小刀的消息

作品:《抗日之浩然正气

    蒋浩然收拾停当从房间里出来,林珑已经在外间的餐桌上端出了他今天的早餐。
    一碗白米粥,两根油条,一碟花生米、一碟榨菜,今天似乎还加餐了,比往常多了两个煮熟的鸡蛋,对于三军统帅来说,依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但蒋浩然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一屁股坐在餐桌前端起白米粥咕隆灌了一口下肚,抓起一根油条就往嘴里塞,顷刻间就是腮帮子鼓鼓一顿乱嚼。
    “慢点吃,没有人跟你抢。”林珑手里剥着鸡蛋,脸上一脸无奈,从认识他起,吃饭从来都是这般风卷残云,说过多少遍也都屡教不改。
    这次也不例外,两根油条下肚,剩下的花生米、榨菜全倒进白米粥里,呼呼几口扒拉进了肚子,两个鸡蛋也两口塞进嘴巴,两分钟不到全收拾得干干净净,看得林珑直摇头。
    “吃饱了,走了。”一拍肚皮,蒋浩然抬腿就走,疾步如飞,边走还边说道:“有小刀的消息了,这是天大的喜事,为什么要瞒着我?”
    林珑一路小跑跟着,道:“没有经过确认,他们不敢让你知道,怕你空欢喜一场,禁受不住打击。”
    “他娘的,我在他们心里就这么脆弱?”
    蒋浩然在前面骂骂咧咧的,林珑在后面掩嘴偷笑,这场面比起以前来已经和谐了不少,看来,陈依涵的话林珑还真听进去了,少了那份咄咄逼人,多了份温婉和顺从。
    一踏入指挥部,紧张的气氛就扑面而来,参谋将领穿梭其中,电台、电话响个不停,刘鹤、冷如霜带着一大群人围在作战沙盘前,深入其中。
    “怎么样,西海和阿久根的登陆是否成功?”
    蒋浩然声若洪钟阔步而入,一众参谋马上挺身敬礼,主动让出沙盘主位。
    冷如霜一脸轻松笑道:“一切顺利,甚至比你的预计还要好,钟斌、陶汗青两部以极小的伤亡代价登陆成功,部队正在往纵深推进。”
    蒋浩然点点头道:“那就好,也不亏我这几天朝着这两地倾泻了几百吨炮弹。”
    刘鹤笑道:“关键是敌人根本没有意料到我们会从这里登陆,防守兵力是最薄弱的。”
    蒋浩然摆摆手,似乎不愿意继续这个话题,接着道:“苏鹏部和鲁二牛部目前已经到达什么位置?”
    冷如霜道:“鲁二牛部已经进入岛国海,苏鹏部也马上进入对马海峡,不过,你还没有给他们登陆地点,他们已经发了几道电文过来问询了。”
    “让他们别问了,马上坐飞机回来。”
    蒋浩然说得云淡风轻,但所有人却目瞪口呆,苏鹏还说得过去,他是从冲绳出发,但鲁二牛的出发地是上海,有必要让人在海上兜一圈又飞回来吗?
    但这还不算完,蒋浩然又道:“让刘大昆和楚中天都回来,马上。”
    “不是……总座,你不会是准备调特战集团军和远一集团军开赴岛国吧?”刘鹤一脸急切话都说得不利索了,眼前朝鲜半岛的战役已经进入到最后阶段,再有几天时间就能全歼残敌,这个时候放弃等于前功尽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蒋浩然微微一笑,显然看穿了他的心思,道:“咱们的眼光得放远一点,一个小小的第五十军什么时候不能收拾?再说了,现在第六战区的部队不是已经上去了吗,这盘残局交给他们收拾也不错。”
    “你是总座,怎么说都有理。”刘鹤摇头抱怨,前段时间也不知是谁信誓旦旦要在一个月之内歼灭半岛所有敌人,现在又是这套说词,这叫人上哪里说理去。
    蒋浩然似乎心情不错,难得地解释道:“没办法,岛国虽然面积不大,但地域狭长,既然要进攻,那必然是面面俱到,一步将他们的后路全部堵死,否则裕仁老鬼子一看情形不对立马开溜也有可能,老子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蒋浩然这样一说,刘鹤便理解了,脸色好看了许多,继而忧心忡忡道:“是呀,岛国地域狭长,从北海道到九州岛全程有一千九百公里长,就算是四个集团军开上去,依然显得兵力过于分散,且严重不足,毕竟岛上的抵抗力量不止是军队,还有几千万的岛民,尤其我们的构想是一个月结束战役,就更显得力量不足。”
    冷如霜插嘴道:“怕什么,现在华中一带我们的第九战区部队还一兵未动,关键时刻他们也可以开赴战场。”
    刘鹤道:“说得容易,后勤呢,上百万大军的后勤物资全部依靠海上运输,且海上需要封锁的海域辽阔,军舰繁忙无比,我们用什么来保证这些部队的后勤保障?”
    冷如霜与蒋浩然相视一笑,道:“参谋长,咱们总座什么时候打过没有把握的仗,如果后勤都有问题,他能发动这场战争吗?”
    “这个……”刘海狐疑地看向蒋浩然。
    蒋浩然微微一笑,道:“如霜说的没错,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事实上,在一年前我就已经开始为今天准备了。徐州会战之后,紧接着又是华北战役,我们先后光复了连云港、日照、青岛、烟台、天津等海岸城市,这些城市光复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造船厂,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各地能出海的船只都是数以千艘计,别说百万大军的后勤,就算再增加一百万都不是问题。”
    刘鹤有些傻眼。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000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000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辽阔水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紧紧相连,这就为我们的祖先进行海上活动,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进行航海活动就要有船只。
    中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造船业更是发达,如果蒋浩然一年多前就开始在沿海城市大肆恢复扩建造船厂,现在的规模已然不可想象。
    当然,这些船只肯定不是钢铁制造,而是大型木船,造价低廉、装载量大,用来运兵或是后勤运输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