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隋本纪上第十一
作品:《北史》 隋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小名那罗延。本弘农华阴人,汉太尉震之十四
世孙也。震八世孙,燕北平太守铉。铉子元寿,魏初为武川镇司马,因家于神武
树颓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皇考忠。
初,祯属魏末丧乱,避地中山,结义徒以讨鲜于修礼,遂死之。周保定中,皇考
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兴城郡公。
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年十八,客游泰山,会梁兵陷郡国,没江南。及北海王元颢入洛,乃与俱归。颢
败,尔朱度律召为帐下统军。后从独孤信,屡有军功。又与信从魏孝武西迁。东
魏荆州刺史辛纂据穰城,皇考从信讨之,与都督康洛儿、元长生乘城而入。弯弓
大呼,斩纂以徇,城中慑服。居半岁,以东魏之逼,与信俱归。周文帝召居帐下。
尝从周文狩于龙门,皇考独当一猛兽,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周文壮之。北台谓
猛兽为掩赡,因以字之。从禽窦泰,破沙苑阵,封襄武县公。河桥之役,皇考与
壮士五人力战守桥,敌人不敢进。又与李远破黑水稽胡,并与怡峰解玉壁围,以
功历云、洛二州刺史。芒山之战,先登陷阵,除大都督。及侯景度江,梁氏丧败。
周文将经略,乃授皇考都督荆等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梁雍州刺史、岳阳王萧
察,虽曰称藩,而尚怀贰心。皇考自樊城观兵汉滨,易旗递进。实二千骑,察登
楼望之,以为三万,惧而服焉。又攻梁随郡,克之,获其守桓和。所过城戍,望
风请服。进围安陆。梁同州刺史柳仲礼恐安陆不守,驰归赴援。诸将恐仲礼至则
安陆难下,请急攻之。皇考曰:“仲礼已在近路,吾以奇兵袭之,一举必克,则
安陆不攻自拔,诸城可传檄而定。”于是选骑二千,衔枚夜进。遇仲礼于漴头,
禽之,悉俘其众。安陆、竟陵并降。梁元帝大惧,送子方略为质,并送载书,请
魏以石城为限,梁以安陆为界。皇考乃旋师。进爵陈留郡公,位大将军。十七年,
梁元帝逼其兄邵陵王纶。纶送质于齐,欲来寇。梁元帝密报周文。遣皇考讨之。
禽纶,数其罪,杀之。初,皇考禽柳仲礼,遇之甚厚。仲礼至京,反谮皇考,言
在军大取金宝。周文以皇考功重,不问。然皇考悔不杀仲礼,故至此杀纶。皇考
间岁再举,尽定汉东地,甚得新附心。魏恭帝赐姓普六茹氏,行同州事。及于谨
伐江陵,皇考为前军,屯江津,遏其走路。梁人束刃于象鼻以战,皇考射之,二
象反走。江陵平,周文立萧察为梁主,令皇考镇穰城。周孝闵践阼,入为小宗伯。
及司马消难请降,皇考与柱国达奚武援之。入齐境五百里,前后遣三使报消难,
皆不反命。及去北豫州三十里,武疑有变,欲还。皇考曰:“有进死,无退生。”
独以千骑,夜趣城下。候门开而入,乃驰遣召武。时齐镇城伏敬远勒甲士三千据
东陴,举烽严警。武惮之,不欲保城,乃多取财宝,以消难先归。皇考以三千骑
殿,到洛南,皆解鞍而卧。齐众来追,至于洛北。皇考谓将士曰:“但饱食,今
在死地,贼必不敢度水。”食毕,齐兵阳若度水,皇考驰将击之;齐兵不敢逼,
遂徐引而还。武叹曰:“达奚武自言是天下健儿,今日服矣。”进位柱国大将军。
武成元年,进封隋国公,邑万户,别食竟陵县一千户,收其租赋。保定二年,为
大司空。时朝议与突厥伐齐。公卿咸以齐兵强国富,斛律明月不易可当,兵非十
万众不可。皇考独曰:“万骑足矣,明月竖子,亦何能为!”三年,乃以皇考为
元帅,大将军杨纂、李穆、王杰、尔朱敏及开府元寿、田弘、慕容近等皆隶焉。
又令达奚武帅步骑三万自南道进,期会晋阳。皇考乃留敏据什贲,游兵河上。皇
考出武川,过故宅,祭先人,飨将士,度卷二十余城。齐人守陉岭之隘,皇考纵
奇兵大破之,留杨纂屯灵丘为后拒。突厥木杆可汗控地头可汗、步离可汗等,以
十万骑来会。四年正月朔,攻晋阳。时大雪风寒,齐人乃悉其精锐,鼓噪而出。
突厥引上西山,不肯战,众失色。皇考乃率七百人步战,死者十四五。以武后期,
乃班师。齐人亦不敢逼。突厥乃纵兵大掠。自晋阳至平城,七百余里,人畜无遗。
周武帝拜皇考为太傅,晋公护以其不附己,以为泾州总管。是岁,大军又东伐,
晋公护出洛阳,令皇考出沃野,以应接突厥。时军粮少,诸将忧之。皇考曰:
“当获以济事耳。”乃招诱稽胡首领,咸令在坐,使王杰盛军容鸣鼓而出。皇考
阳怪问之。杰曰:“大冢宰已至洛阳,天子闻银、夏间胡扰动,故使杰就攻除之。”
又令突厥使者驰告曰:“可汗更入并州,留兵马十万在长城下,故令问公,若有
稽胡不服,欲来共破之。”坐者皆惧。皇考慰喻遣之,于是归命,馈输填积。属
晋公护先退,皇考亦罢兵而还镇。又以政绩称,诏赐钱三十万,布五百匹,谷二
千斛。以疾还京,周武及晋公护屡临视焉。薨,赠太保、都督同朔等十三州军事、
同州刺史,本官如故。谥曰桓公。开皇元年,追尊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帝,武元皇帝之长子也。皇妣曰吕氏。以周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帝于冯
翊波若寺。有紫气充庭。时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
于俗间处之。”乃将帝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抱帝,忽见头上出角,遍体起
鳞,坠帝于地。尼自外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帝龙颔,额上有
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字,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初入太学,
虽至亲昵,不敢狎也。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十五,以皇考勋,授散骑
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
文帝见而叹曰:“此儿风骨,非世间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宗伯,进封大兴郡
公。明帝尝遣善相者来和视帝。和诡对曰:“不过柱国。”既而私谓帝曰:“公
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
周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出为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后征还,遇皇妣寝
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以纯孝称。宇文护执政,尤忌帝,屡将害焉。赖大将军
侯伏侯寿等救护以免。后袭爵隋国公。周武既为皇太子娉帝长女为妃,益加礼重。
齐王宪言于周武曰:“普六茹坚相貌,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
之。”周武曰:“此止可为将耳。”内史王轨骤谏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
茹坚有反相。”周武不悦曰:“必天命,将若之何?”帝甚惧,深自晦匿。后从
周武平齐,进柱国。又与齐王宪破齐任城王湝于冀州,除定州总管。先是州城
门久闭不行,齐人白:“文宣时,或请开之,文宣不许,曰:‘当有圣人启之。’”
及帝至而开之,莫不惊异。迁亳州总管。
周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太后丞、右司武,
俄转大前疑。周宣每巡幸,恒委以居守。时周宣为《刑经圣制》,其法深刻,帝
以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切谏,不纳。帝位望益隆,周宣颇以为忌。时周宣四
幸女并为皇后,争宠相毁。周宣每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帝,命左右曰:
“若色动,即杀之。”帝容色自若,遂免。
大象二年五月,以帝为扬州总管,将发,暴足疾而止。乙未,周宣不悆。时
静帝幼冲,前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帝皇后之父,众望所集,遂矫诏
引帝入侍疾。因受遗辅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帝恐周氏诸王在藩生变,称赵王招
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己酉,周宣崩。庚戌,静帝诏假黄钺、左大丞相,百
官总己而听焉。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悆昉为司马,具置僚佐。
周宣时刑政峻酷者,悉更以宽大之制,天下归心矣。六月,赵王招、陈王纯、赵
王盛、代王达、滕王悄并至长安。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宿将,至是不能平,遂举
兵。赵、魏之士响应,旬日间,众至十余万。宇文胄以荥州,石悆以建州,席毗
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皆应。迥遣子质于陈,以求援。帝命上柱国、郧公韦
孝宽讨之。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谋作乱,帝执贤斩之,而掩赵王等罪。
因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以安之。时五王阴谋滋甚,帝以酒肴造赵王,观
其指。赵王伏甲于卧内,帝赖元胄以免,于是诛赵、越二王。八月庚午,韦孝宽
破尉迟迥,斩之,传首阙下,余党悉平。初,迥之乱,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据州应
迥,淮南州县多从之。襄州总管王谊讨之,消难奔陈。荆、郢群蛮乘衅而起,命
亳州总管贺若谊讨平之。先是,上柱国王谦为益州总管,亦拥众邑、蜀,以匡复
为辞。帝以东夏、山南为事,未遑致讨,谦遂屯剑口,陷始州。至是,乃命上柱
国梁睿讨平之,传首阙下。隳剑阁之险,以绝好乱之萌焉。九月壬子,周帝进帝
大丞相。十月,周帝诏追赠皇曾祖烈为柱国、太保、都督十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隋国公,谥曰康。皇祖祯为柱国、都督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隋国公,谥曰
献。皇考忠为上柱国、太师、大冢宰、都督十三州诸军事、雍州牧。壬戌,诛陈
王纯。周帝进帝大冢宰,五府总于天官。十一月辛未,诛代王达、滕王悄。十二
月甲子,周帝授帝相国,总百揆,去都督内外诸军事、大冢宰之号,进爵为王。
以隋州之崇业,郧州之安陆、城阳,温州之宜人,应州之平靖、上明,顺州之淮
南,士州之永川,昌州之广昌、安昌,申州之义阳、淮安,息州之新蔡、建安,
豫州之汝南、临颍、广宁、初安,蔡州之蔡阳,郢州之汉东二十郡为隋国。剑履
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
位在诸侯王上。隋国置丞相以下,一依旧式。帝再让,乃受王爵,十郡而已。周
帝诏进皇祖、皇考爵并为王,夫人为王妃。
大定元年二月壬子,下令曰:“以前赐姓,皆复其旧。”甲寅,帝受九锡之
礼。丙辰,周帝又诏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
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谆宫县;王妃为王后,世子为太子。
前后三让,乃受。俄而下诏,依唐虞、汉魏故事。帝三让,不许。乃遣太傅、上
柱国、杞国公椿奉册曰:
咨尔相国隋王,粤若上古之初。爰启清浊,降符授圣,为天下君;事上帝而
理兆庶,和百灵而利万物;非以区宇之富,未以宸极为尊。大庭、轩辕以前,骊
连、赫胥之日,咸以无为无欲,不将不迎。遐哉,其详不可闻已。厥有载籍,遗
文可观,圣莫逾于尧,美未过于舜。尧得太尉,已作运衡之篇;舜遇司空,便叙
菁华之竭。褰裳脱屣,二宫设飨,百官归禹,若帝之初。斯盖上则天时,不敢不
授;下祗天命,不敢不受。汤代于夏,武革于殷,干戈揖让,虽复异揆,应天顺
人,其道靡异。自汉迄晋,有魏至周,天历逐狱讼之归,神鼎随讴歌之去。道高
者称帝,禄尽者不王;与夫文祖神宗,无以别也。周德将尽,祸难频兴。宗戚奸
回,咸将窃发,顾瞻宫阙,将图宗社。藩维连率,逆乱相寻,摇荡三方,不合如
砺。蛇行鸟攫,投足无所。王受天明命,睿德在躬。救颓运之艰,匡坠地之业;
援大川之溺,救燎原之火;除群凶于城社,廓妖气于远服。至德合于造化,神用
洽于天壤;八极九野,万方四裔,圆首方足,莫不乐推。往岁长星夜扫,经天昼
见。八风比夏后之作,五纬同汉帝之聚,除旧之征,昭然在上。近者赤雀降祉,
玄龟效灵,钟石变音,蛟鱼出穴,有新之贶,焕焉在下。九区归往,百灵协赞,
人神属望,我不独知。仰祗皇灵,俯顺人愿,敬以帝位,禅于尔躬。天祚告穷,
天禄永终。于戏!王其允执厥和,仪刑典训;升圆丘而敬苍昊,御皇极而抚黔黎,
副率土之心,恢无疆之祚,可不盛欤!
遣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赵蟹奉皇帝玺绂,百官劝进,帝乃受焉。开皇元
年春二月甲子,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遣兼太
傅、上柱国、邓公窦炽柴燎告天。是日,告庙。大赦,改元。京师庆云见。改周
官,依汉、魏之旧。制:以相国司马高谵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虞庆则
为内史监兼史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
开府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户部尚书元岩为兵部尚书,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
工部尚书,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度支尚书,雍州牧杨惠为左卫大将军。乙丑,
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改周氏左社右庙制为右
社左庙。遣八使巡省风俗。丙寅,修庙社。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勇为皇
太子。丁卯,以大将军赵蟹为尚书右仆射,以上开府伊娄彦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己巳,以五千户封周帝介国公为隋室宾;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上书不为表,
答表不称诏。周氏诸王,尽降为公。辛未,以皇弟同安郡公爽为雍州牧。乙亥,
封皇弟邵国公慧为滕王,同安公爽为卫王,皇子雁门公广为晋王,俊为秦王,秀
为越王,谅为汉王。并州总管李穆为太师,上柱国窦炽为太傅,幽州总管于翼为
太尉,观国公田仁恭为太子太师,武德郡公柳敏为太子太保。丁丑,以晋王广为
并州总管,封陈留郡公智积为蔡王,兴城郡公静为道王。戊寅,改东京府为尚书
省,发官牛五千头,分赐贫人。三月,宣仁门槐树连理,众枝内附。壬午,白狼
国献方物。丁亥,诏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戊子,弛山泽禁。己丑,移盩啡
连理树植于宫庭。戊戌,以太子少保苏威兼纳言、吏部尚书。庚子,诏前代品爵,
悉依旧定。丁未,梁萧岿使其太宰萧岩来贺。夏四月辛巳,大赦。戊戌,太常散
乐并免为编户。禁杂乐百戏。辛丑,陈人来聘于周,至而上已受禅,致之介国。
是月,发稽胡修恐长城,二旬而罢。五月戊午,封邗国公杨雄为广平王,永康郡
公杨弘为河间王。辛未,介公薨,上举哀于朝堂,谥曰周静帝。六月癸未,诏以
初受命,赤雀降祥,推五德相生,为火色。其郊及社、庙,依服冕之仪;而朝会
之服、旗帜、牺牲尽尚赤,戎服尚黄。秋七月乙卯,上始服黄,百僚毕贺。八月
壬午,废东京官。甲午,遣乐安公元谐击吐谷浑于青海,破而降之。九月戊申,
遣使振给战亡者家。庚午,陈将周罗睺攻陷胡墅,萧摩诃寇江北。辛未,以越王
秀为益州总管,改封蜀王。壬申,以薛公长孙览、宋安公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
伐陈,仍令尚书左仆射高谵节度诸军。是月,行五铢钱。冬十月乙酉,百济王扶
余昌遣使来贺。授昌上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戊子,行新律。壬辰,行幸岐
州。十一月乙卯,以永富郡公窦荣定为右武候大将军。遣兼散骑侍郎郑捴使于陈。
己巳,有流星如坠墙,光照于地。十二月甲申,以礼部尚书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庚子,至自岐州。壬寅,高丽王高阳遣使朝贡,授阳大将军、辽东郡公。太子太
保柳敏卒。是岁,靺鞨、突厥阿波可汗、沙钵略可汗并遣使朝贡。
二年春正月庚申,陈宣帝殂。辛酉,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以晋王广
为尚书令。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于洛州,以秦王俊为尚书令。置西南道行台尚书
省于益州,以蜀王秀为尚书令。戊辰,陈人遣使请和,求归胡墅。甲戌,诏举贤
良。二月己丑,诏以陈有丧,命高颎等班师。庚寅,加晋王广左武卫大将军,秦
王俊右武卫大将军。庚子,京师雨土。三月,初命入宫殿门通籍。戊申,开渠引
柱阳水于三畤原。夏四月丁丑,以宁州刺史窦荣定为左武候大将军。庚寅,大将
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五月戊申,以上开府长
孙平为度支尚书。己酉,以旱故,上亲省囚徒,其日大雨。己未,高宝宁寇平州,
突厥入长城。庚申,以豫州刺史皇甫绩为都官尚书。甲子,改传国玺曰受命玺。
丁卯,制人年六十以上免课。六月壬午,以太府卿苏孝慈为兵部尚书。甲申,使
使吊于陈。乙酉,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马邑。丙申诏曰:
朕祗奉上玄,群临万国。属生灵之弊,处前代之宫,以为作之者劳,居之者
逸。改创之事,心未遑也。而王公大臣,陈谋献策,咸云:羲、农以降,至于姬、
刘,有当世而屡迁,无革命而不徙。曹、马之后,时见因循,乃末世之宴安,非
往圣之宏义。此城从汉,雕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近代权宜,
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众所聚。论变通之数,具幽显
之情。同心固请,词情深切。然则京师百官之府,四海归向,非朕一人之所独有。
苟利于物,其可违乎。且殷之五迁,恐人尽怨。是则以吉凶之土,制长短之命,
谋新去故,如农望秋:虽则劬劳,其究安宅。今区宇宁一,阴阳顺序,安安以迁,
勿怀胥怨。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
无穷之业在斯。公私府宅,规模远近,营构资须,随事修茸。
仍诏左仆射高颎、将作大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创
造新都。秋七月癸巳,诏新置都处坟墓,令悉迁葬设祭,仍给人功;无主者,命
官为殡葬。甲午,行新令。冬十月,以撤毁故,徙居东宫。给内外官人禄。癸酉,
皇太子勇屯兵咸阳,以备胡虏。庚寅,上疾愈,享百僚于观德殿,赐钱帛,皆任
自取,尽力以出。辛卯,以营新都副监贺娄子干为工部尚书。十一月丙午,初命
为方阵战法,及制军营图样,下诸军府,以拟征突厥。十二月辛未,上讲武于后
园。甲戌,上柱国窦毅卒。丙子,名新都曰大兴城。乙酉,遣彭城公虞庆则屯弘
化以备胡。突厥寇周盘,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为虏所败。丙戌,赐国子生经明者束
帛。丁亥,亲录囚徒。是岁,高丽、百济并遣使朝贡。
三年春正月庚子,将迁新都,大赦。禁大刀长。始令人以二十一成丁,岁
役功不过二十日,不役者收庸。废远近酒坊,罢盐井禁。二月己巳朔,日有蚀之。
癸酉,陈人来聘。突厥犯边。癸未,以左武卫大将军李礼成为右武卫大将军。三
月丁未,上柱国、鲜虞县公谢庆恩卒。丙辰,以雨故,常服入新都。京师承明里
醴泉出。丁巳,诏购遗书于天下。癸亥,城榆关。夏四月己巳,卫王爽大破突厥
于白道山,停筑原阳、云内、紫河等镇而还。上柱国、建平郡公于义卒。庚午,
吐谷浑寇临洮,洮州刺史皮子信死之。壬申,以尚书右仆射赵煚兼内史令。丁丑,
以滕王瓒为雍州牧。庚辰,行军总管阴寿大破高宝宁于黄龙。甲申,以旱故,上
亲祀雨师。丙戌,诏天下劝学行礼。己丑,陈郢州城主张子讥遣使请降,上以和
好不纳。辛卯,遣兼散骑常侍薛舒聘于陈。癸巳,上亲雩。五月癸卯,太尉、任
城公于翼薨。行军总管李晃破突厥于摩那渡口。乙巳,梁太子萧琮来贺迁都。辛
酉,亲祀方泽。壬戌,行军元帅窦荣定破突厥及吐谷浑于凉州。赦黄龙死罪以下。
六月庚午,封卫王爽子集为遂安郡王。戊寅,突厥遣使求和。庚辰,行军总管梁
远破吐谷浑于尔汗山,斩其名王。秋七月壬戌,诏曰:“往者山东河表,经此妖
乱,孤城远守,多不自全。济阴太守杜猷身陷贼徒,命悬冠手;郡省事范台玫倾
产营护,免其戮辱。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恒赏,用明沮劝。台玫可大都督,
假湘州刺史。”丁卯,日有蚀之。八月壬午,遣尚书右仆射高颎出宁州道,吏部
尚书虞庆则出原州道,并为行军元帅以击胡。戊子,亲祀太社。九月壬子,幸城
东观谷稼。癸丑,大赦。冬十月甲戌,废河南道行台省。十一月,发使巡省风俗。
庚辰,陈人来聘。陈主知帝貌异世人,使副使袁彦图像而去。甲午,罢天下诸郡。
十二月乙卯,遣兼散骑常侍唐令则使于陈。戊午,以刑部尚书苏威为户部尚书。
是岁,高丽、突厥、靺鞨并遣使朝贡。
四年正月甲子朔,日有蚀之。祀太庙。辛未,祀南郊。壬申,梁主萧岿来朝。
甲戌,大射于北苑,十日而罢。壬午,齐州水。辛卯,渝州获兽,似麋,一角同
蹄。壬辰,班新历。二月乙已,上饯梁主于霸上。庚戌,行幸陇州。突厥可汗阿
史那玷厥率其属来降。夏四月己亥,敕总管、刺史,父母及子年十五以上,不得
将之官。庚子,以吏部尚书虞庆则为尚书右仆射,瀛州刺史杨尚希为兵部尚书,
毛州刺史刘仁恩为刑部尚书。五月癸酉,契丹主莫贺弗遣使请降,拜大将军。六
月庚子,降囚徒。壬子,开通济渠,自渭达河,以通运漕。甲寅,制官人非战功
不授上柱国以下戎官。以雍、同、华、岐、宜五州旱,命无出今年租调。戊午,
秦王俊来朝。秋七月丙寅,陈人来聘。八月甲午,遣十使巡省天下。戊戌,卫王
爽来朝。壬寅,上柱国、太傅、邓公窦炽薨。乙卯,陈将夏侯苗请降,上以通和
不纳。九月己巳,上亲录囚徒。庚午,契丹内附。甲戌,以关中饥,行幸洛阳。
冬十一月壬戌,遣兼散骑常侍薛道衡使于陈。甲戌,改周十二月为腊蜡。是岁靺
鞨及女国并遣使朝贡。
五年春正月戊辰,诏行新礼。壬申,诏罢江陵总管。其后,梁主请依旧,许
之。三月戊午,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左领军大将军,以上柱国宇文忻为右领军大
将军。夏四月甲午,契丹遣使朝贡。壬寅,上柱国王谊谋反,诛。乙巳,诏征山
东大儒马荣伯等。戊申,车驾至自洛阳。五月甲申,初置义仓。梁主萧岿殂。遣
上大将军元契使于突厥阿波可汗。秋七月庚申,陈人来聘。壬午,突厥沙钵略可
汗上表称臣。八月甲辰,河南诸州水,遣户部尚书苏威振给之。戊申,有流星数
百,四散而下。九月乙丑,改鲍陂曰杜陂,霸水曰滋水。丙子,遣兼散骑常侍李
若使于陈。冬十一月丁卯,晋王广来朝。十二月丁未,降囚徒。
六年春正月甲子,党项羌内附。庚午,班历于突厥。壬申,使户部尚书苏威
巡省山东。二月乙酉,山南荆浙七州水,遣前工部尚书长孙毗振恤之。丙戌,制
刺史上佐,每岁暮,更入朝上考课。丁亥,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庚子,大赦。三月己未,洛阳男子高德上书,请帝为太上皇,传位皇太子。帝曰:
“朕承天命,抚育苍生,日旰孜孜,犹恐不逮。岂学近代帝王,事不师古,传位
于子,自求逸乐哉。”癸亥,突厥沙钵略可汗遣使朝贡。夏四月己亥,陈人来聘。
秋七月辛亥,河南诸州水。乙丑,京师雨毛如马尾,长者二尺余,短者有六七寸。
八月辛卯关内七州旱,蠲其赋税。遣散骑常侍裴世豪使于陈。戊申,上柱国、太
师、申公李穆薨。闰月丁卯,皇太子镇洛阳。辛未,晋王广、秦王俊并来朝。丙
子,上柱国郕公梁士彦、上柱国杞公宇文忻、柱国舒公刘昉谋反,伏诛。上
柱国、许公宇文善有罪,除名。九月辛巳,帝素服御射殿,诏百寮射梁士彦三家
资物。丙戌,上柱国、宋安公元景山卒。辛丑,诏振恤大象以来死事之家。冬十
月己酉,以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并州总管、晋王广为雍州牧,余官如故。以兵部
尚书杨尚希为礼部尚书。癸丑,置山南道行台尚书省于襄州,以秦王俊为尚书令。
七年春正月癸巳,祀太庙。乙未,制诸州岁贡三人。二月丁巳,祀朝日于东
郊。己巳,陈人来聘。壬申,幸醴泉宫。是月,发丁男十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夏四月庚戌,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突厥沙钵略可汗卒。癸亥,颁青龙符
于东方总管、刺史;西方以白武;南方以朱雀;北方以玄武。甲戌,遣兼散骑常
侍杨周使于陈。以户部尚书苏威为吏部尚书。五月乙亥朔,日有蚀之。己卯,陨
石于武安、滏阳间,十余里。秋七月己丑,卫王爽薨。八月庚申,梁主萧琮来朝。
九月乙酉,梁安平王萧岩掠于其国以奔陈。辛卯,废梁国,曲赦江陵。以梁主萧
琮为柱国,封莒国公。冬十月庚申,行幸同州。以先帝所居故,曲降囚徒。癸亥,
幸蒲州。丙寅,宴父老,上极欢,曰:“此间人物,衣服鲜丽,容止闲雅。良由
仕宦之乡,陶染成俗也。”十一月甲午,幸冯翊,祭故社。父老对诏失旨,上大
怒,免其县官而去。戊戌,车驾至自冯翊。
八年春正月乙亥,陈人来聘。二月辛酉,陈人寇硖州。三月辛未,上柱国、
陇西公李询卒。甲戌,遣兼散骑常侍程尚贤使于陈。戊寅,诏大举伐陈。秋八月
丁未,河北诸州饥,遣吏部尚书苏威振恤之。九月癸巳,嘉州言龙见。冬十月己
未,置淮南行台省于寿春,以晋王广为尚书令。辛酉,陈人来聘,拘留不遣。甲
子,有星孛于牵牛。享太庙,授律,令晋王广、秦王俊、清河公杨素并为行军元
帅以伐陈。于是晋王出六合,秦王出襄阳,清河公杨素出信州,荆州刺史刘仁恩
出江陵,宜阳公王世积出蕲春,新义公韩擒出庐江,襄邑公贺若弼出吴州,落丛
公燕荣出东海,合总管九十。兵五十一万八千,皆受晋王节度。东接沧海,西拒
巴蜀,旌旃舟楫,横亘数千里。仍曲赦陈国。十一月丁卯,车驾饯师。诏购陈叔
宝,位上柱国、万户公。乙亥,行幸定城,陈师誓众。丙子,幸河东。十二月,
车驾至自河东。
九年春正月癸酉,以尚书左仆射虞庆则为右卫大将军。丙子,贺若弼败陈师
于蒋山,获其将萧摩诃;韩擒进师入建邺,获陈主叔宝,陈国平。合州四十,郡
一百,县四百,户五十万,口二百万。癸巳,遣使持节巡抚之。二月乙未,废淮
南尚书省。丙申,制五百家为乡,正一人;百家为里,长一人。夏四月己亥,幸
骊山,亲劳旋师。乙巳,三军凯入,献俘于太庙。以晋王广为太尉。庚戌,帝御
广阳门,宴将士,颁赐各有差。辛亥,大赦。以陈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
瑳、王仪、御史中丞沈观等邪佞于其主,以致亡灭,皆投之边裔。陈人普给复
十年。军人毕世免徭役。擢陈之文武众才而用之。宫奴数千,可归者归之,其余尽
以分赐将士及王公贵臣。其资物,皆于五垛赐王公以下大射。毁所得秦汉三大钟,
越二大鼓。又设亡陈女乐,谓公卿等曰:“此声似啼,朕闻之甚不喜,故与公等
一听亡国之音,俱为永鉴焉。”辛酉,以吏部侍郎宇文弼为刑部尚书,宗正卿杨
异为工部尚书。壬戌,诏曰:“今率土大同,含生遂性。兵可立威,不可不戢;
刑可助化,不可专行。禁卫九重之余,镇守四方之外;戎旅军器,皆宜停罢。武
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仗,悉皆除毁。”闰月丁丑,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
雌一雄三。己卯,以吏部尚书苏威为尚书右仆射。六月乙丑,以荆州总管杨素为
纳言。丁卯,以吏部侍郎卢恺为礼部尚书。时群臣咸请封禅,诏不许,曰:“岂
可命一将军除一小国,以薄德而封名山,用虚言而干上帝邪。”八月壬戌,以广
平王雄为司空。冬十一月壬辰,考使定州刺史豆卢通等上表请封禅,上不许。庚
子,以右卫大将军虞庆则为右武候大将军,右领军将军李安为右领军大将军。甲
寅,降囚徒。十二月甲子,诏太常卿牛弘、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秘书丞姚察、
通直郎虞世基等议定乐。
十年春正月乙未,以皇孙昭为河南王,楷为华阳王。二月庚申,行幸并州。
夏五月乙未,诏曰:“魏未丧乱,宇县瓜分,役军岁动,未遑休息。兵士军人,
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
里之号,朕甚愍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同编户。军府统领,
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六月辛酉,制人年五十,
免役折庸。秋七月癸卯,以纳言杨素为内史令。庚戌,上亲录囚徒。辛亥,高丽
辽东郡公高阳卒。八月壬申,遣柱国韦洸、上开府王景并持节巡抚岭南,百越皆
服。九月丁酉,至自并州。冬十月甲子,颁木鱼符于京官五品以上。十一月辛卯,
幸国学,颁赐各有差。辛丑,祀南郊。是月,婺州人汪文进、会稽人高智慧、苏
州人沈玄懀皆举兵反,自称天子。乐安蔡道人、饶州吴世华、永嘉沈孝彻、泉
州王国庆、余杭杨宝英、交耻李春等,皆自称大都督。诏内史令杨素讨平之。是
岁,吐谷浑、契丹并遣使朝贡。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以平陈所得古器,多为妖变,悉命毁之。丙午,皇太子
妃元氏薨,上举哀于东宫文思殿。二月戊午,以大将军苏孝慈为工部尚书。丙子,
以临颍令刘旷政绩尤异,擢为莒州刺史。辛巳晦,日有蚀之。夏五月乙巳,以右
卫将军元旻为左卫大将军。秋八月壬申,滕王瓒薨。乙亥,上柱国沛国公郑译卒。
是岁,高丽、靺鞨并遣使朝贡。突厥献七宝碗。
十二年春二月己巳,以蜀王秀为内史令,兼右领军大将军;以汉王谅为雍州
牧、右卫大将军。秋七月乙巳,尚书右仆射邳公苏威、礼部尚书容城侯卢恺并坐
事除名。壬申晦,日有蚀之。八月甲戌,制天下死罪,诸州不得便决,皆令大理
覆之。癸巳,制宿卫者不得輙离所守。丁酉,上柱国、楚公豆卢绩卒。戊戌,
上亲录囚徒。冬十月丁丑,以遂安王集为卫王。壬午,祀太庙。至太祖神主前,
帝流涕鸣咽,不自胜。十一月辛亥,祀南郊。己未,上柱国、新义公韩擒卒。甲
子,百僚大射于武德殿。十二月乙酉,以内史令杨素为尚书右仆射。是岁,突厥、
吐谷浑、靺鞨并遣使朝贡。
十三年春正月乙巳,上柱国、郇公韩建业卒。壬子,祀感帝。己未,以信州
总管韦世康为吏部尚书。壬戌,行幸岐州。二月丙子,诏营仁寿宫。丁亥,至自
岐州。己卯,立皇孙暕为豫章王。戊子,晋州刺史南阳郡公贾悉达、隰州总管
抚宁郡公韩延等以贿伏诛。己丑,制坐事去官者,配防一年。丁酉,制私家不得
陷藏纬候图谶。夏五月癸亥,诏禁人间撰集国史,臧否人物。秋七月戊辰晦,日
有蚀之。九月丙辰,降囚徒。庚申,封邵公杨纶为滕王。冬十一月乙卯,上柱国、
华阳公梁彦光卒。是岁,契丹、燧、室韦、靺鞨并遣使朝贡。
十四年夏四月乙丑,诏曰:“比命有司,总令研究,正乐雅声,详定已讫,
宜即施用,见行者停。人间音乐,流僻日久;弃其旧体,竞造繁声;流宕不归,
遂以成俗。宜加禁约,务存其本。”五月辛酉,京师地震。关内诸州旱。六月丁
卯,诏省、府、州、县皆给廨田,不得兴生,与人争利。秋七月乙未,以邳公苏
威为纳言。八月辛未,关中大旱,人饥。行幸洛阳,并命百姓山东就食。冬闰十
月甲寅,诏曰:“梁、齐、陈往皆创业一方,绵历年代。既宗祀废绝,祭奠无主;
兴言矜念,良以怆然。莒国公萧琮及高仁英、陈叔宝等,宜令以时世修祭祀,所
须器物,有司给之。乙卯,制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不得从之官。十一
月壬戌,制州县佐史,三年一代,不得重任。癸未,有星孛于角、亢。十二月乙
未,东巡狩。
十五年春正月壬戌,车驾次齐州,亲问疾苦。丙寅,旅王符山。庚午,以岁
旱,祀太山以谢愆咎,大赦。二月丙辰,禁私家畜兵器,关中、缘边不在其例。
禁河以东无得乘马。丁巳,上柱国、蒋公梁睿卒。三月己未,车驾至自东巡。望
祭五岳海渎。丁亥,幸仁寿宫。夏四月己丑朔,大赦。甲辰,以赵州刺史杨达为
工部尚书。五月丁亥,制京官五品以上佩铜鱼符。六月戊子,诏凿砥柱。庚寅,
相州刺史豆卢通贡绫文布,命焚之于朝堂。辛丑,诏名山未在祀典者,悉命祀之。
秋七月甲戌,遣邳公苏威巡省江南。戊寅,至自仁寿宫。辛巳,制九品以上官,
以理去官者,并听执笏。冬十二月戊子,敕盗边粮一升以上,皆斩,籍没其家。
己丑,诏文武官以四考更代。是岁,吐谷浑、林邑等国并遣使朝贡。
十六年春二月丁亥,封皇孙裕为平原王,筠为安成王,嶷为安平王,恪为襄
城王,该为高阳王,韶为建安王,蟹为颍川王。夏六月甲午,制工商不得进仕。
并州大蝗。辛丑,诏九品以上妻、五品以上妾,夫亡不得改嫁。秋八月庚戌,诏
决死罪者,三奏而后行刑。冬十月己丑,幸长春宫。十一月壬子,至自长春宫。
十七年春二月癸未,太平公史万岁伐西宁,克之。庚寅,行幸仁寿宫。庚子,
上柱国王世积讨桂州贼李光仕,平之。三月丙辰,诏诸司属官有犯,听于律令外
斟酌决杖。辛酉,上亲录囚徒。癸亥,上柱国、彭城公刘昶以罪状诛。庚午,遣
御史柳彧、皇甫诞巡省河南北。夏四月戊寅,颁新历。五月庚申,宴百僚于玉女
泉,班赐各有差。己巳,蜀王秀来朝。闰月己卯,群鹿入殿门。驯扰侍卫之内。
秋七月丁丑,桂州人李世贤反,遣右武候大将军虞庆则讨平之。丁亥,并州总管、
秦王俊坐事免,以王就第。九月甲申,车驾至自仁寿宫。庚寅,上谓侍臣曰:
“庙庭设乐,本以迎神。斋祭之日,触目多感,当此之际,何可为心?在路奏乐,
礼为未允。公卿宜更详之。”冬十月丁未,颁铜武符于骠骑、车骑府。戊申,道
王静薨。庚午,诏曰:“五帝异乐,三王殊礼,皆随事而有损益,因情而立节文。
仰惟祭享宗庙,瞻敬如在,罔极之感,情深兹日。而礼毕升路,鼓吹发音,还入
宫门,金石振响;斯则哀乐同日,心事相违,情所不安,理实未允。宜改兹往式,
用弘礼教。自今享庙日,不须备鼓吹,殿庭勿设乐县。”辛未,京下大索。十二
月壬子,上柱国、右武候大将军、鲁公虞庆则以罪伏诛。是岁,高丽、突厥并遣
使朝贡。
十八年春正月辛丑,诏曰:“吴、越之人,往承弊俗;所在之处,私造大船,
因相聚结,致有侵害。江南诸州,人间有船长三丈以上,悉括入官。”二月甲辰,
幸仁寿宫。乙巳,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夏五月辛亥,诏
畜猫鬼蛊毒厌魅野道之家,投于四裔。六月丙寅,诏黜高丽王高元官爵。秋八月
丙子,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之士。九月己丑,汉
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二三。庚寅,敕舍客无公验者,坐及刺史、县令。辛
卯,车驾至自仁寿宫。冬十一月甲戌,帝亲录囚徒。癸未,祀南郊。十二月庚子,
上柱国、夏州总管、东莱公王景以罪伏诛。是岁,自京师至仁寿宫,置行宫十所。
杞、宋、陈、亳、曹、戴、颍等州水,诏并免庸调。
十九年春正月癸酉,大赦。戊寅,大射于武德殿。二月己亥,晋王广来朝。
甲寅,幸仁寿宫。夏四月丁酉,突厥利可汗内附。达头可汗犯塞,行军总管史万
岁击破之。六月丁酉,以豫章王暕为内史令。秋八月癸卯,上柱国、尚书左仆
射、齐公高颎坐事免。辛亥,上柱国、皖城公张威卒。甲寅,上柱国、城阳公李
彻卒。九月乙丑,以太常卿牛弘为吏部尚书。冬十月甲午,以突厥利可汗为启人
可汗,筑大利城,处其部落。十一月,有司言元年已来,日渐长。十二月乙未,
突厥都蓝可汗为部下所杀,国大乱。星陨于勃海。二十年春正月辛酉朔,突厥、
高丽、契丹并遣使朝贡。二月丁丑,无云而雷。三月辛卯,熙州人李英林反,遣
行军总管张衡讨之。夏四月壬戌,突厥犯塞,以晋王广为行军元帅,击破之。乙
亥,天有声如写水,自南而北。六月丁丑,秦王俊薨。秋九月丁未,车驾至自仁
寿宫。冬十月乙丑,废皇太子勇及其诸子。并为庶人。杀柱国、太平公史万岁。
己巳,杀左卫大将军、五原公元旻。十一月戊子,以晋王广为皇太子。天下地震。
京城大风雪。十二月戊午,诏东宫官属于皇太子不得称臣。辛巳,诏毁坏偷盗佛
及天尊像、岳镇海渎神形者,以不道论。沙门坏佛像,道士坏天尊像,以恶逆论。
仁寿元年春正月乙酉朔,大赦,改元。以尚书右仆射杨素为左仆射,以纳言
苏威为右仆射。丁酉,徙河南王昭为晋王。突厥寇恒安,遣柱国韩洪击之,败焉。
以晋王昭为内史令。辛丑,诏曰:“投生殉节,自古称难,殒身王事,礼加二等。
而世俗之徒,不达大义,致命戎旅,不入兆域。兴言念此,每深愍叹。且入庙祭
祀,并不废阙,何止坟茔,独在其外?自今战亡之徒,宜入墓域。”二月乙卯朔,
日有蚀之。夏五月己丑,突厥男女九万余口来降。壬辰,骤雨震雷,大风拔木,
宜君湫水,移于始平。六月乙卯,遣十六使巡省风俗。乙丑,废太学及州县学,
唯留国子一学,取正三品以上子七十二人充生。颁舍利于诸州秋七月戊戌,改国
子为太学。十一月己丑,祀南郊。十二月,杨素击突厥,大破之。
二年春三月己亥,幸仁寿宫。夏四月庚戌,岐、雍二州地震。秋七月丙戌,
诏内外官各举所知。八月己巳,皇后独孤氏崩。九月丙戌,车驾至自仁寿宫。壬
辰,河南北诸州大水,遣工部尚书杨达振恤之。乙未,上柱国、袁州总管、金水
公周摇卒。陇西地震。冬十月壬子,典赦益州管内。癸丑,以工部尚书杨达为纳
言。闰月甲申,诏尚书左仆射杨素与诸术者刊定阴阳舛谬。己丑,诏杨素、右仆
射苏威、吏部尚书牛弘、内史侍郎薛道衡、秘书丞许善心、内史舍人虞世基、著
作郎王劭等修定五礼。壬寅,葬献皇后于太陵。十二月癸巳,益州总管、蜀王秀
有罪,废为庶人。交州人李佛子举兵反,遣行军总管刘方讨平之。
三年春二月戊子,以大将军、蔡阳郡公姚辩为左武候大将军。夏五月癸卯,
诏曰:“六月十三日是朕生日,其日令海内为武元皇帝、元明皇后断屠。”六月
甲午,诏曰:
《礼》云:亲以期断。盖以四时之变易,万物之更始,故圣人象之。其有三
年,加隆尔也。但家无二尊,母为厌降,是以父在丧母,还服于期者,服之正也。
岂容期内而更小祥!然三年之丧而有小祥者,《礼》云:“期祭,礼也;期而除
丧,道也。”以是之故,虽未再期,而天地一变,不可不祭,不可不除。故有练
焉,以存丧祭之本。然期丧有练,于理未安。虽云十一月而练,乃无所法象,非
期非时,岂可除祭?而儒者徒拟三年之丧,立练禫之节,可谓苟存其变,而失
其本;欲渐于夺,乃薄于丧。致使子则冠练去绖,黄里縓缘;绖则布葛在躬,
粗服未改。岂非绖哀尚存,子情已夺;亲疏失伦,轻重颠倒。乃不顺人情,岂圣
人之意也?故非先圣之礼,废于人邪!三年之丧,尚有不行之者;至于祥练之节,
安能不坠者乎!
《礼》云: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而大夫士之丧父母,乃贵贱异服。然则
礼坏乐崩,由来渐矣。所以晏平仲之斩粗縗,其老谓之非礼,滕文公之服三年,
其臣咸所不欲。盖由王道既衰,诸侯异政,将逾越于法度,恶礼制之害己。乃灭
去篇籍,自制其宜。遂至骨肉之恩,轻重从俗,无易之道,降杀任情。夫礼不从
天降,不从地出,乃人心而已者,谓情缘于恩也。故恩厚者其礼隆,情轻者其礼
杀。圣人以是称情立文,别亲疏贵贱之节。自臣子道消,上下失序,莫大之恩,
逐情而薄;莫重之化,与时而杀。此乃服不称丧,容不称服,非所谓圣人缘恩表
情制礼之义也。然丧与其易也,宁在于戚,则礼之本也。礼有其余,未若于哀,
则情之实也。今十一月而练者,非礼之本,非情之实。由是言之,父在丧母,不
宜有练。但依《礼》十三月而祥,中月而禫,庶以合圣人之意,达人子之心。
秋七月丁卯,诏州县搜扬贤哲,皆取明知古今,通识安危,究政教之本,达
礼乐之源。不限多少,不得不举。征召将送,必须以礼。八月壬申,上柱国、检
校幽州总管、落丛公燕荣以罪伏诛。九月壬戌,置常平官。甲子,以营州总管韦
冲为户部尚书。十二月癸酉,河南诸州水,遣纳言杨达振恤之。
四年春正月丙辰,大赦。甲子,幸仁寿宫。夏四月乙卯,上不豫。六月庚午,
大赦。有星入月中,数日而退,长人见于雁门。秋七月乙未,日青无光,八日乃
复。甲辰,帝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上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宝殿,
时年六十四。诏曰:
嗟乎!自昔晋室播迁,天下丧乱,四海不一。以至周、齐,战争相寻,年将
三百。故割疆土者非一所,称帝王者非一人。书轨不同,生灵涂炭。上天降监,
受命于朕,用登大位,岂关人力?故得拨乱反正,偃武修文;天下大同,声教远
被,此又是天意欲宁区夏。所以昧旦临朝,不敢逸豫;;一日万机,留心亲览;
晦明寒暑,不惮劬劳;匪曰朕躬,盖为百姓故也。王公卿士,每日阙庭,刺史以
下,岁时朝集。何尝不罄竭心府,诫敕殷勤。义乃君臣,情兼父子,庶藉百寮之
智,万国欢心。欲令率土之人,永得安乐。不谓遘疾弥留,至于大渐。此乃人生
常分,何足言及。但四海百姓,衣食不丰;教化政刑,犹未尽洽。兴言念此,唯
以留恨。朕今逾六十,不复称夭;但筋力精神,一时劳竭。如此之事,本非为身,
止欲安养百姓,所以致此。人生子孙,谁不念爱?既为天下,事须割情。勇及秀
等,并怀悖恶;既无臣子之心,所以黜废。古人有云:“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
父。”令勇、秀得志,共理家国,亦当戮辱遍于公卿,酷毒流于人庶。今恶子孙
已为百姓黜屏,好子孙足堪负荷大业。此虽朕家事,理不容隐,前对文武侍卫,
具已论述。皇太子广,地居上嗣,仁孝著闻。以其行业,堪成朕志。但念内外群
官,同心戮力,以此共安天下。朕虽瞑目,何所复恨?国家大事,不可限以常礼;
既葬公除,行之自昔,今宜遵用,不劳改定。凶礼所须,才令周事,务从节俭,
不得劳人。诸州总管、刺史以下,宜率其职,不须奔赴。自古哲王,因人作法,
前帝后帝,沿革随时。律令格式有不便于事者,宜依前修改,务当政要。呜呼!
敬之哉,无坠朕命。
乙卯,发丧。河间杨柳四株,无故黄落,既而花叶复生。八月丁卯,梓宫至
自仁寿宫。丙子,殡于大兴前殿。十月乙卯,葬于太陵,同坟而异穴。士庶赴葬
者,皆听入视陵内。帝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初得政之始,
群情不附。诸子幼弱,内有六王之谋,外致三方之乱,握强兵、居重镇者,皆周
之旧臣。上推以赤心,各尽其用。不逾期月,克定三边;未及十年,平一四海。
薄赋敛,轻刑罚;内修制度,外抚戎夷。每旦听朝,日仄忘倦。居处服玩,务存
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不衣绫绮而无金玉之饰。常
服率多布帛,装带不过以铜铁骨角而已。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亦无所爱惜。
每乘舆四出,路逢上表者,驻马亲自临问。或潜遣行人,采听风俗;吏政得失,
人间疾苦,无不留意。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
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及东拜太山,
关中户口就食洛阳者,道路相属。帝敕斥候,不得辄有驱逼,男女参厕于仗卫之
间。遇逢扶老携幼者,辄引马避之,慰勉而去。至艰险之处,见负担者,遽令左
右扶助之。其有将士战殁,必加优赏,仍令使者,就家劳问。自强不息,朝夕孜
孜。人庶殷繁,帑藏充实。虽未能臻于至道,亦足称近代之良主。然雅性沈猜,
素无学术,好为小数。言神烛圣杖,堪能疗病。又信王劭解石文以为己瑞焉。不
达大体如是。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获罪,
罕有存者。又不悦诗书,杨素由之希旨,遂奏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
逮于暮年,持法尤峻,喜怒失常,果于杀戮。尝令左右送西域朝贡使出关,其人
所经之处,受牧宰小物,馈鹦鹉、麖皮、马鞭之属,闻而大怒。又诣武库,见署
中芜秽不理,于是执武库令及诸受遗者,出开远门外,亲自临决,死者数十人。
又往往潜令赂遗令史,府史受者必死,无所宽贷,议者以此少之。
论曰:隋文帝树基立本,积德累仁。徒以外戚之尊,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
未为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迟迥
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乘兹机运,遂迁周鼎。
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仄,经营四方。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
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虽
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
尉候无警,遐迩肃清。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
小人各安其业,强不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自开皇二十年间,
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而素无术业,不能尽
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愈扇。又雅好瑞符,暗于大道。
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姑归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
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翦伐本根。坟土未干,子
孙继踵为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
起自文皇,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诸,未为不幸也。